烟花三月下江南 艺路践行绘林园——《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小结

作者:环境艺术时间:2025-05-20点击:

烟花三月下江南艺路践行绘林园——《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小结

 

 

/所在院系/

DEPARTNENT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RT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专业综合实习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OF LA

/开课班级/

2022级风景园林班

2022LANDSCAPEARCHITECTURE

/课程教师/

COURSE INSTRUCTOR

张楠/孙歆韵

ZHANG NAN / SUN XINYUN

课程导言

INTRODUCTION

《专业综合实习》是必威BETWAY官网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讲授,旨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现场测绘与写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性认知与感性体悟结合,强化对空间的感受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生活,增强协作意识和能力,强化品德教育;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深化对园林工作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课程安排

COURSE ARRANGEMENT

课前准备

课程开始之前,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开展了专业综合实习动员会,强调了实习期间的纪律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和学习质量保障措施。任课老师就实习任务进行了安排,拟定23个调研主题,确定选题后同学们认真查阅资料,为接下来的调研做准备。

专业综合实习动员会现场

实地考察

课程的第一周和第二周,2022级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在任课教师张楠、孙歆韵的带领下,赴苏州和杭州开展为期9天的园林考察。此次考察聚焦苏杭古代、现代和当代的各类型代表性园林,将实地考察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同时启发其设计创新思维。

在苏州,团队先后考察了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和同里古镇。在杭州,考察了苏堤、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西泠印社、郭庄、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西溪湿地公园、京杭大运河拱墅段、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和天目里。

张楠老师讲解苏州网师园造园艺术

孙歆韵老师讲解杭州曲院风荷造园艺术

在实地考察期间,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院长张进前往杭州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指导教学。师生们一起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巨匠广场和党建文化长廊等场所,了解了《名师授业》《艺术救亡》和《立史铸魂》等艺术先辈的光荣事迹,并结合象山校区“自然与建筑共生”的设计理念,为同学们上了一堂行走的党课与思政课。张进表示,“园林设计不仅是技术的呈现,更是文化自信的表达,希望大家从中国优秀文化当中汲取养分,设计出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行走的党课”活动合影

作业展览

EXHIBITION

课程最后一周,学生回到学校对前期考察结果进行整理,根据选题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分为展板和论文两种形式。部分调研报告如下。、

标题:若为无尽·断处安桥——江南园林借桥理水手法探析

作者:李贤叶

作品介绍:“疏水若为无尽,须仗断处通桥”。桥是水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承载了交通功能,而且是园中水体、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中的一个结点,桥使不同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它近水傍陆,架空而非空,是水、陆、空三个系统的交叉点,是园林理水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本作品从桥与水景的关系和借桥理水的方法两个方面展开介绍,探析了江南园林的借桥理水手法。

标题:水有三远·旷奥交成——江南园林水体空间布局与视线关系分析

作者:朱雨晨

作品介绍:本作品以西湖水体空间为主要研究样本,通过写生实践解析江南园林的水体布局智慧。画面聚焦苏堤春晓至三潭印月段,呈现“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格局。通过白堤与杨公堤的线性切割,展现湖面平远的造境手法。当我独坐孤山,见候鸟低飞,在水面上留下一层层涟漪,这才懂“以水为脉”的布局是引导视线在动静间流转。作品以笔墨探索水体“可行、可望、可游”的多维体验,也记录着个体与园林对谈时所产生的顿悟。

标题:曲径通幽·移步易景——网师园游园路径的设计

作者:代佳妮

作品介绍:作品以苏州网师园为研究对象,聚焦传统园林空间叙事中性别视角与时代审美的变迁。作品通过文献考据与实地测绘,对比分析明清时期闺秀群体的私密性游园路径与现代大众游客的开放性动线,揭示古代闺秀视角下的空间逻辑与当代功能化改造的差异。同时以铺地瓷砖为切入点,梳理青砖、卵石拼花到现代仿古瓷砖的材质演变,探讨装饰纹样从文人雅趣符号向商业化视觉语言的转化。研究最终展现了以"时空叠合"为核心理念的路径方案,在保护园林遗产原真性的同时,构建了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文化体验场景。

标题:水有三远·旷奥交成——江南园林水体空间布局与视线关系分析

作者:李博怡

作品介绍:本次课题研究以江南园林水体空间布局与视线关系为核心,分别从水体空间布局、水体视线、视线引导这三个方面分析,逐步理解“水有三远,旷奥交成”的真正含义。穿梭于曲桥水榭、方池曲岸,用镜头与手绘记录每一处水景的聚散开合,体会在江南园林水体设计中暗含的空间哲学。这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还是一次与江南园林的对话。

标题:园外有园·山水入画——江南古典园林远借手法研究

作者:龚行健

作品介绍:作品聚焦江南园林"远借"技法,通过实地考察拙政园、留园等名园,解析其将塔影、山色等园外景致纳入视野等远借手法。调研中揭示了其"以小见大"的艺术智慧,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展现了传统造园技艺的当代价值。以专业视角传承文化精髓,体现了湖美学子对古典园林的创新思考。

标题:山有三远·俯仰交错——江南园林假山布局与视线关系分析

作者:朱珺逸

作品介绍:本研究以留园、拙政园等江南园林为例,解析其假山布局如何通过“主次分明”“虚实结合”,构建多维度的视线网络。山石组合既切割空间又自然的引导路径,形成“移步换景”的动态观赏体验。高处叠石框景,低处曲径延伸,视线在通透和遮蔽间收放,将有限空间转化为无限意境。这种设计通过“游观”和“静观”的结合,实现了人、建筑、山水的精神共鸣。

课程总结

COURSE SUMMARY

本次《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同学们在实地考察中,对苏州、杭州的园林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动手能力和空间感受力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集体出行活动中,大家团结协作,体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思政课的融入,让大家对园林设计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看到了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的无限可能,也期待他们在未来的设计道路上能够创造出更多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

照片:李纤纤、龚行健、李贤叶、王建

视频:孙辰飏

文案:孙歆韵、李灵舒

编辑:

审核:黄承柱、张楠